【海南招商】海南省工信领域创新创业人才认定流程优化便民利企促招商引资
所属地区:海南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人才认定工作改革,聚焦流程再造和服务创新,助力自贸港招商引资战略。通过优化认定流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琼创新创业,支撑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推动海南经济转型升级
一、调研活动深入开展聚焦人才认定堵点问题
2023年,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推动创新创业人才认定工作流程再造,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海口市江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线窗口进行专题调研。调研活动重点围绕工信领域四个重点产业,尤其是互联网产业的人才认定堵点展开讨论,如认定门槛设定不合理、后续监管机制缺失等问题。副厅长带队参与座谈交流,与海口市江东新区管理局、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办证中心、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等单位负责人共同梳理工作难点,强调必须落实“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部署,通过一线走访查清问题根源。调研中,与会单位分享了各自职责范畴内的实务经验,一致认为应加强部门间协同,简化冗杂程序,确保人才服务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辩证思维指导放管结合提升服务效能
针对人才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坚持辩证思维原则,既要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又要简政放权服务便民,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僵局。具体实施中,应深度契合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落户政策,吸引真正有志于创新创业的人才落户海南,而非单纯追求数量。强调工作需聚焦工信领域重点产业特性,例如互联网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特性,在放宽认定条件的同时强化后续监管。海南省引入放管结合模式,鼓励职能部门采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审批流程,如缩短办理时限、减少证明材料,确保既维护政策严肃性,又提升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获得感。此外,海南省政府出台的相关引才文件为这一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撑,要求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避免形式主义,实现便民高效。
三、政策研究驱动实施细则修订精准落地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要求深入研究省级政府关于人才落户政策的核心要义,并结合工信产业发展特点,快速形成针对性意见。在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海南省工信领域创新创业人才确认实施细则》,确保内容精准覆盖实际需求。修订工作重点关注降低不必要门槛,如针对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的软性指标调整,同时引入动态监管机制,防止监管漏洞。厅内组织综合法规处、产业发展处、信息产业处等部门联合协作,推动实施细则更具实操性和权威性。海南省以此为契机,强化一线窗口单位能力建设,通过培训赋能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确保新政能无缝对接自贸港招商引资目标,为高新技术产业注入活水。
四、多方协同保障流程再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强化各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要求海口市相关单位切实履行地方职责,确保人才认定工作流程再造稳步推进。二级巡视员及处室负责人全程参与行动规划,制定分步实施方案:优先解决互联网产业等领域的核心痛点,再逐步拓展到消费品、原材料等细分领域。实施中注重吸纳企业反馈,优化政务服务窗口功能,例如增加“一站式”办理点提升效率。这一变革旨在支撑招商引资战略,吸引高端人才和项目落地,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国际接轨。长远规划中,海南省将人才认定作为服务自贸港的核心抓手,持续评估政策实效,确保便民措施与产业升级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