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招商引资

世界技能盛典的东方印记:一场全球工匠精神的礼赞

所属地区:海南-东方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8日
全球制造业转型与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的时代背景下,一项国际性盛会正式进入“上海时间”。在2019年签署的合作协议框架下,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定于2021年9月下旬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继成功申办后,该赛事进入实质性的筹办冲刺阶段,上海将向世界呈现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技能奥林匹克。此举不仅体现中国对全球技能事业发展的高度承诺,也为上海加速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平台。
一、 国际技能舞台的东移与中国角色
世界技能大赛素有“技能奥林匹克”之称,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当今全球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职业技能赛事。其竞赛项目涵盖制造业、信息技术、运输物流、建筑工艺、创意艺术以及社会与个人服务等六大领域数十个具体职业类别。随着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并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重视达到空前高度。继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中国先后在多个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于2017年成功获得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主办权。这是该赛事首次落户中国内地,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技能人才培养成就和发展潜力的认可,也是中国向全球展示其现代产业体系与技能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
二、 协议奠定基础:明确职责与愿景,推动全方位合作
2019年,在世界技能组织、中国相关主管部门、上海地方政府三方的共同见证下,关键合作文件得以签署。这些协议文件为第46届世赛的成功举办与世界技能博物馆的长期运营奠定了坚实的法律与协作基础。
《中国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协议书》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正式确认了2021年9月底在上海举行的具体时间框架(9月22日至27日),并在法律层面清晰界定了主办方(上海地方政府)、指导方(中国相关主管部门)与国际组织(世界技能组织)三方各自的核心职责与协作机制。这份文件对筹办工作进行了系统性规划,涵盖从赛事的核心组织、场地设施保障、竞赛技术标准执行、选手及专家接待、赛事体验优化,到市场推广、宣传策略、衍生项目开发、赛事遗产管理等近十个关键维度,确保筹备工作有章可循、高效协同。
《世界技能博物馆合作协议书》则着眼于更长远的世界技能文化传承与发展。该协议明确了博物馆永久落户于上海杨浦滨江地区的战略决策,此处作为上海城市工业历史的重要见证地与现代转型的创新前沿区域,具有独特的历史文脉与区位优势。根据协议,博物馆将联合全球智慧,由三方共同主导其建筑设计和内部展览方案的最终决策,并向全球发出展品征集倡议。三方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地标,未来将承担四大核心使命:成为展示全球顶尖技能技艺与创新成果的中心;构建各国技能组织、教育机构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合作的枢纽平台;吸引并培育全球青少年的技能兴趣,发挥教育基地功能;作为世界技能组织官方文献资料的权威保存与研究中心。这是世界技能组织历史上首次建立一个永久性、官方的技能博物馆,对世界技能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意义非凡。两份协议的签署与实施,不仅标志着第46届世赛筹备工作进入精细化、系统化的“快车道”,也为全球技能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了“上海方案”。
三、 上海筹备:践行承诺,聚焦创新与影响力
接过主办重任的上海,正举全市之力,严格履行申办时的庄严承诺,并将其融入城市发展整体战略。其筹备工作的核心精神是全方位对接《世界技能组织2025战略》所倡导的全球视野、青年赋能、卓越标准和变革驱动等核心理念。
场馆设施对标国际一流:上海正整合最优资源,规划符合世界技能组织最高技术标准的现代化竞赛场馆集群。这些场馆不仅要满足数十个竞赛项目对空间、设备、环境(如精密制造对温湿度的严苛要求,信息网络竞赛对带宽的极高需求)的严格要求,更要充分体现绿色、智能、人文的办赛理念,并为未来可持续利用预留空间。
赛事运行追求卓越高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赛事管理、成绩处理、信息发布等核心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建立由国际技术专家、国内行业领军人才、优秀技术翻译和高校志愿者组成的庞大专业服务团队,确保技术标准执行无误、沟通顺畅、服务周到。
营造浓厚城市氛围:在全市范围内策划贯穿赛前、赛中、赛后的多层次主题活动,广泛运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矩阵进行立体传播,将“一技之长,能动天下”的赛事理念渗透到城市肌理,激发市民对技能的尊重与崇尚。着力优化国际参赛者、观摩者和游客在上海的交通、语言、文化体验,展现开放、友善、高效的城市形象。
注重遗产与长远发展:筹备视野超越赛事本身,重点规划大赛遗产的转化利用。这包括推动竞赛标准向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转化;借助大赛契机促进国内外职业教育机构、顶尖企业与上海建立长期合作;更核心的是通过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将这场盛会的精神与文化永久植根于上海,使其成为激发青年选择技能道路、企业寻求技能合作、公众提升技能认知的强大引擎。大赛带来的国际关注度与产业合作机遇,对上海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吸引全球资源共同投入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
四、 世界技能博物馆:匠心文脉的全球坐标
选址于杨浦滨江(杨浦大桥区域)的世界技能博物馆,作为赛事筹备的重要配套和核心遗产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其建设与运营承载着多重战略意义:
历史传承与文化象征:该馆将系统梳理世界技能运动的发展历程,收集、保存、研究和展示反映全球技能发展里程碑的珍贵文献、工具、作品及影像资料。它将弥补全球技能领域缺乏国家级、综合性、历史性博物馆的空白,成为记录人类生产智慧与创造力的重要殿堂。
全球合作与资源共享平台:作为三方共建的国际性机构,其建设本身即是一次跨国协作的典范。联合向全球征集展品的过程,将动员各国技能组织、企业、院校、个人捐赠或出借具有历史、技术或文化价值的代表性物品,打造一个真正反映世界技能多样性与卓越成就的收藏体系。
教育与激励的核心阵地:其核心功能定位明确指向青少年和公众教育。通过沉浸式、互动性、高科技的展陈方式(如AR/VR还原高精尖技能场景、观众可参与模拟操作体验等),让抽象的“工匠精神”变得可触可感,激发青年一代对掌握技能、投身实业的热情与自豪感,引导社会价值观转变。
学术研究与交流中心:作为世界技能组织的官方文献中心,博物馆将致力于技能发展理论、标准制定、教育培训模式等方向的学术研究,支持政策制定与实践优化,成为该领域全球顶尖的智库和交流中心,举办国际学术论坛、工作坊等活动。
五、 赋能未来:大赛为技能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的举办,恰逢中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的关键时期。这不仅仅是一场为期六天的竞赛活动,其筹备过程与最终呈现,将对中国的技能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产生多层面的深远催化作用:
对标国际,升级标准:大赛为中国行业企业、职业院校提供了与国际顶尖水平零距离接触、直观了解行业最前沿技术与评价体系的珍贵窗口,倒逼国内职业标准、教学培训内容与方法加速更新换代,提升与全球产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
引领风尚,重塑认知:国家级媒体的聚焦与全社会的关注,为“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提供了最佳的传播舞台。表彰在赛场上为国家争光的“技能英雄”,将有效破除“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大幅提升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与职业荣誉感,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从根本上改善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土壤。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大赛作为一个汇聚全球精英企业(往往深度参与竞赛项目技术支持)、顶尖院校、行业组织和技能青年的巨型平台,天然地促进了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为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深入发展提供项目载体与合作契机,加速技术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升上海国际人才吸引力:成功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国际盛会,将极大提升上海在国际人才版图中的地位,尤其是对青年高技能人才的磁吸效应。围绕大赛建立的世界技能博物馆这一永久性文化地标,将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新名片,持续传播技能文化,吸引全球相关人才关注上海、选择上海发展。上海地方政府正积极利用这一重大国际事件的契机,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为打造高技能人才集聚高地、推动产业升级与吸引相关领域的国际资本和技术招商引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2021年金秋的上海,将在黄浦江畔奏响全球工匠精神的恢弘交响。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及其永久遗产世界技能博物馆,不仅将成为展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开放包容形象的舞台,更是中国深入参与并贡献于全球技能治理体系、推动技能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郑重承诺与实践。上海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迎接这场属于全球技能青年的荣耀盛会,书写技能事业发展的东方新篇章。

海南东方产业园区

海南东方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海南东方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