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招商】海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立项 助力自贸港招商引资与人才培养
所属地区:海南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0日
海南省教育厅公布,全省共有26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入选国家级立项名单,548个项目获省级立项。这些项目涵盖热带农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海南高校学子立足自贸港建设的创新活力。该成果不仅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输送了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优质项目储备,凸显了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
一、国家级立项项目凸显海南特色产业优势
此次获得国家级立项的261个项目紧密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聚焦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深海科技、航天航空、生态环保等重点产业。例如《基于弘扬海南地域文化的会展生态设计研究》项目,探索将黎苗文化、海洋元素融入现代会展设计;《热带特色果蔬深加工技术研发》项目致力于解决海南热带水果保鲜与附加值提升难题。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高校科研与地方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二、配套政策构建完整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海南省教育厅明确要求各高校按照不低于1:1的标准提供配套资金支持,形成"国家-省-校"三级资助体系。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已设立专项孵化基金,为立项项目提供实验室设备、创业场地等硬件支持。同时建立导师库,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教师组成联合指导团队,确保项目从研发到市场转化的全程辅导。
三、产学研协同培育高质量双创人才
获立项项目中有72%采用校企联合申报模式,如《海南近海珊瑚礁生态修复技术》项目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与三亚蜈支洲岛旅游区共同开展。这种模式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直接接触产业前沿需求,已有19个项目在立项阶段就获得企业意向投资。海南省通过"大创项目"累计培育创新创业团队400余个,部分项目已落地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国家高新区等重点园区。
四、长效机制服务自贸港建设发展
海南省建立"立项-培育-孵化-转化"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将大创项目纳入重点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教育厅联合省工信厅定期举办项目对接会,推动优秀成果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等重点功能区转化应用。近三年已有37个省级以上立项项目成功转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海南招商引资的新生力量。
这批立项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海南高等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系统化的项目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更构建起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育人生态,为自贸港建设持续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未来海南省将继续优化项目支持体系,促进更多优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