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交通升级赋能旅游特区建设 打造"多规合一"生态交通样板

旅游业 自贸区
所属地区:海南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7日
在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南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优质资本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最新规划显示,海南正以"多规合一"改革为抓手,统筹推进道路、港口等设施适度超前布局,为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硬件支撑,同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一、交通先行构筑旅游经济新支点
作为全国首个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海南将交通网络定位为支撑旅游特区发展的核心骨架。环岛旅游公路示范段建成后串联12个滨海景区,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扩建工程投用后年接待能力提升至200万人次。美兰机场三期扩建启动前期工作,未来将形成"空港+高铁+高速"立体交通枢纽。这些项目严格遵循《海南省总体规划》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在选址和施工中采用桥梁代路、装配式施工等环保技术。
二、陆海空联动对接国际大通道
洋浦港集装箱码头扩建后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十,成为面向东盟的航运枢纽。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前期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将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快速联通。三亚新机场选址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建设4条跑道满足年吞吐量5500万人次需求。在基础设施布局中,海南特别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对接,已开通至越南、菲律宾等国的19条国际海运航线。
三、制度创新破解多规融合难题
通过建立"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制度,海南统筹整合交通、国土、环保等42类规划数据,消除规划冲突图斑12.8万公顷。在文昌航天城配套道路建设中,采用"多评合一"审批模式将前期工作周期压缩60%。生态敏感区实行"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近三年否决不符合生态要求的交通项目21个,调整线路走向避让自然保护区13处。
四、绿色基建引领可持续发展
全省新建高速公路全部采用光伏声屏障技术,环岛高铁沿线建成500公里生态廊道。海口江东新区试点海绵道路,透水铺装率达35%以上。清洁能源装备在港口广泛应用,八所港建成全国首个岸电全覆盖散货码头。这些实践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提供了鲜活样本,使交通建设与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保护形成良性互动。
当前,海南正以交通现代化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博鳌通道、山海高速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竣工,形成"2小时旅游交通圈"。未来五年还将投资建设环热带雨林旅游公路、儋州机场等重大项目,通过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布局,为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坚实基础支撑。

海南产业园区

海南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海南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