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招商】海南自贸港“零关税”红利升级,产业吸附力显著增强

所属地区:海南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政策调整通知,对原辅料“零关税”清单进行大幅扩容。此次扩容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降低企业关键原料成本,有效提升海南自贸港在高端制造、热带农业精深加工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吸引力,助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清单扩容释放强政策信号
此次调整在原有基础上新增187项商品纳入“零关税”原辅料范围,覆盖领域更为广泛。新增清单不仅包括鲜榴莲、鲜木薯等特色农产品,还重点纳入了氯乙烯等化工原料以及航空发动机零件等高技术含量工业部件。此举旨在精准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发展的航空维修、高端食品加工、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实际需求。政策明确指出,除扩容内容外,原有依据《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0〕42号)规定的其他条款继续生效,确保了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扩容清晰地传递出国家支持海南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坚定决心。
二、赋能重点产业降本增效
清单扩容直接作用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于航空维修企业,航空发动机零件的零关税进口可显著降低维修维护支出,提升海南在亚太区域航空维修市场的竞争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口鲜榴莲、鲜木薯等原料成本的下降,将激活热带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海南从原料基地向高附加值产品制造中心转变。对于面向未来的石化新材料项目,氯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零关税”政策则解决了核心原料的进口成本瓶颈。这种基于产业链实际需求的结构性减税,实质性地优化了企业在海南的投资回报预期,为产业集聚注入强劲动能。
三、强化风险管控与生态约束
政策在加大开放力度的同时,亦着重强调了风险防范与可持续性。海南省财政厅、海口海关、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等相关部门被赋予重要监管职责。文件要求相关单位必须紧密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定位与生态环保红线,动态评估“零关税”原辅料的使用情况。核心原则是引导企业将政策红利切实用于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严格防范政策套利及不符合海南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粗放型产能转移。这种设置既体现了制度创新的包容性,也确保了发展质量的约束性,平衡了开放活力与规范有序的关系。
四、持续擦亮制度型开放名片
从2020年首次清单发布到2021年此次扩容,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制度持续深化完善,已成为自贸港制度型开放的关键政策支柱之一。该政策通过动态调整机制,不断适应产业发展新需求,具有突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核心逻辑是探索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为核心的跨境贸易管理新模式,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通过不断扩展的零关税清单,海南逐步构建起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优势,为企业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搭建了高效通道。这不仅直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更优化了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在海南的布局效率。
此次扩容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进入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它通过精准扩大受惠商品范围,深化了政策与产业的契合度,使改革效应更具穿透力。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坚持发展导向与风险防控并重,既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预期的制度保障,也为海南探索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了关键经验。随着政策的迭代升级和相关监管机制的完善,其对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赋能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海南产业园区

海南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海南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