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双修"重点项目加速城市升级
招商项目
所属地区:海南-三亚-三亚市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双修试点,三亚通过28个重点建设项目持续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以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抓手,在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双轮驱动下,总投资近27亿元的工程体系正重塑热带滨海城市发展格局。目前各项目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形成规划引领、部门联动、全域推进的城市品质提升新格局。
一、项目体系构建生态宜居框架
三亚本年度实施的"双修"工程涵盖两大维度:生态修复类项目重点解决山体破坏、水系污染等历史遗留问题,城市修补类项目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其中园林环卫系统主导的17个项目包含14条道路景观提升和3个公园新建工程,住建领域11个项目聚焦市政设施改造与街区更新。这种系统化布局既修复了自然本底,又强化了城市功能。
二、工程进度呈现梯度推进态势
截至工程进度统计时点,首批11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包括红树林生态公园等标志性工程。剩余项目处于招标或前期准备阶段,其中8个市政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值得注意的是,道路绿化工程采用"分段实施"策略,凤凰路等主干道率先完成乔木种植,这种示范带动模式有效缩短了建设周期。
三、管理机制保障建设质量效率
建立三级责任体系是项目推进的核心保障:实施主体负责建设全流程,行业部门强化技术监管,属地政府统筹征地拆迁。在具体执行中,推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对滞后项目启动预警机制。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原计划次年完工的临春岭森林公园提前三个月向市民开放。
四、试点经验输出全国示范效应
作为住建部首批试点城市,三亚创新形成的"规划-建设-管理"闭环经验已纳入国家标准。其中东岸湿地公园项目首创的"雨洪调蓄+景观休闲"复合模式,为沿海城市生态治理提供范本。当前实施的升级版工程,更强调智慧化管理与低碳技术应用,其经验已在国内多个旅游城市推广。
五、产城融合激发发展新动能
"双修"工程的经济效益正在显现:凤凰岛周边改造带动企业总部入驻,新建公园周边土地增值率达20%。这种"环境改善-价值提升-产业导入"的良性循环,使三亚逐步从旅游目的地向综合性城市转型。随着项目陆续竣工,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将持续释放发展红利。
当前,三亚正以"双修"工程为载体,探索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重塑着城市风貌,更通过制度创新为全国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