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招商】蓝碳赋能自贸港 探路国家碳中和

所属地区:海南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基于海南省在全球蓝碳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2022年获国家批准设立,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运营。该中心将致力于推动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探索蓝碳方法学的国际标准化与治理体系融入,并构筑支撑碳金融创新的资本市场平台。此举显著增强了海南省在绿色低碳经济领域的招商引资吸引力,为国内外资本参与蓝碳价值实现与气候投融资开辟了重要通道。
一、蓝碳在全球气候治理及我国“双碳”战略中具有关键价值
蓝碳特指由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等滨海生态系统捕获和储存的碳。因其单位面积固碳效率远高于陆地森林,且碳储存周期可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蓝碳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已明确强调蓝碳在减缓全球变暖中的不可替代性。对于我国而言,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宏伟目标,除加速能源结构转型与工业减排外,大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特别是开发海洋蓝碳潜力,是构建多元减排路径的核心支撑。充分释放蓝碳潜能,能够为国家“双碳”征程提供宝贵的负排放空间,有效缓解减排压力。
二、海南省坐拥发展蓝碳的天然资源禀赋与制度创新高地
海南省拥有全国最长且最健康的热带海岸线,孕育了约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其中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亚铁炉港等区域的红树林群落保存完整,具备极高的蓝碳固存研究价值。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监测评估数据,海南省滨海湿地蓝碳资源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同时,国家赋予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制度集成创新的重大使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支持设立创新型交易场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不仅为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功能定位提供了顶层政策保障,也为依托市场机制挖掘蓝碳经济价值奠定了规则基础。将海洋资源优势与自贸港政策红利叠加,海南省具备了打造全国蓝碳先行区的独特条件。
三、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是撬动蓝碳价值的关键支点
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首要任务是推动蓝碳交易产品的标准化、市场化运作。该中心将协同科研机构及政府主管部门,科学构建适应海南省情的蓝碳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支持开发基于红树林保护与修复项目的核证方法学。通过交易实践积累数据与经验,推动海南蓝碳标准逐步获得国际组织的认可与互认,争取将其纳入全球蓝碳交易规则体系。该平台还将探索蓝碳质押、蓝碳债券、蓝碳基金、蓝碳保险等金融产品创新,连接绿色资本与海洋生态保护项目。此举不仅为项目运营方提供资金活水,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修复,更能引导产业结构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型。交易中心运行后,将成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海洋碳汇的国家级交易市场,填补我国蓝碳市场基础设施的空白。
四、打造蓝碳经济产业闭环需要统筹推进陆海协同发展
海南省推动蓝碳价值实现的路径是构建“保护-修复-交易-增值”的产业闭环。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蓝碳资源调查核算体系,并基于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严格保护;其次加大红树林造林与退化湿地修复工程投入,设立省级专项资金,扩大优质蓝碳资产库;再依托交易中心盘活生态资产,通过碳汇交易推动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形成;最后协同发展海洋旅游、休闲渔业及绿色低碳产业,使碳汇收益反哺沿海社区民生改善。在制度层面,需推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整合海洋生态、金融监管、气候政策等管理职能;创新激励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开发蓝碳普惠金融产品;同时推动建设蓝碳科研基地,联合国内外顶尖机构攻关技术瓶颈。从长远看,将蓝碳发展融入海南省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中,可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海南样板”。
当前,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筹备工作正紧密推进。作为国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其成功运营将标志着我国在参与全球蓝色治理、掌握海洋碳汇话语权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依托生态资源与开放政策双重优势,海南省完全有条件成为我国蓝碳发展的创新策源地与国际合作窗口,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解决方案。

海南产业园区

海南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海南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